猪八戒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1章 养猪沤肥(第1页)

对于纶邑来说,自然是男孩子越多越好。

这倒不是单纯地说重男轻女,而是出于对劳动力的需求,比如狩猎,干农活,甚至打冤架,都是男性在体力上更有优势。

小小年纪的陶贝四人已经顶了很大的事情了,再大上几岁,不管是种田还是打猎,都会是一把好手。

但是对于养猪来说,没有阉割的公猪意味着投入产出很低。

先它们吃的食物多,却并没有转化为膘,而是为繁殖积攒精力,胖不起来;

第二,它们在情期整天躁动不安,甚至不睡不吃,挖砖撬石,越栏逃跑,特别是这些还是野猪,更是性情暴躁。

第三,它们长大后猪肉里还有一股呛人尿骚味,难以下咽。

所谓去势,就是对动物进行阉割。

杜思坝家里养过猪,打猪草这件事就是被他承包了,也见过为小猪崽去势。

开春农忙前后或秋收后,常有身强体壮的劁【qiao】猪匠骑着二八大杠往来于乡间村头。

当然他们的身份并不是通过体型和二八大杠来识别的,而是腰间的一个牛皮缝制的微型背囊和背囊上面绑着的一根红色绸巾。

背囊里面就是他们的全套手术工具一把锋利无比的“手术刀”、缝合的针、线和顶针,还有不知道成分的消炎药。

母猪的去势过程稍微复杂点,要划开肚皮和缝合,公猪去势则简单多了。

将小猪抓牢,倒挂金钩,使它不能动弹,手起刀落,“一刀斩断是非根”,数秒之后就取出了烦恼的根源,甚至都不用缝合。

当然杜思坝只是看过,并不会操作,毕竟这是个手艺活。

而且他当时年纪还小,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折磨一只小猪,原理又是什么。

大人只是告诉他这样猪才能长得肥。

不过没有关系,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

夏朝时,我们伟大的祖先已经知道去势后的公猪性情温顺,肉肥而香,而且已经掌握了去势的手艺。

更是做到了不需要缝针,也不需要抗生素,仍然不会感染。

中国的养猪业技术从这时开始就一直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

恰好原主在任国是一位极为称职的牧正,也是掌握这门手艺的个中翘。

在杜康拎起小猪看它们的屁股的时候,去势的手法已经完整地出现在他脑海中。

长大成人的杜思坝早已知道了去势的原理和作用,原主又精通这门手艺,简直是天作之合啊。

可是杜康不愿意下手,应该说是下嘴。

因为这个时候是用牙齿咬断、咬碎那个是非的根本。

这怎么下得去嘴啊!

杜康顿时懊恼不已。

早知道刚才在院子里面享受猪油荤香的时候,就不去想沤肥的事情了。

墨菲定律诚不欺我,果然事情的展是怕什么来什么。

杜康看了看小猪崽,又看了看陶贝四人,想到了两件事要做。

小猪崽现在身上还有轻伤,肯定是要养上几天等精神恢复之后再给它们做手术了,这几天正好想想怎么用刀子来改进这门手艺吧。

自己作为纶邑唯一会这门手艺的人,需要找个传人,将这门手艺继承下去,扬光大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